晨读内容应当广博,不拘限于一家之言。但必须循序渐进才好。所以儒学为始,而后渐百家。当然也不拘于只读这些经学之类。晨读主要分两个部分,一是“经典诵读”,二则是诗词歌赋,天文地理不限,只要是传统的精华,都可以拿来读。但总体而言,短期内是以儒学为主。
晨读以儒为主,儒学以四书为主,四书以四书集注为主。因为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的象征。朱熹《四书集注》属宋代理学,我过去对它曾有过流于官学,歪曲人性的误会,但这责任本不该朱熹来承担,这也更非朱子本意。所以我认为,诵读经典就应该怀有一颗纯始之心。否则就辜负了朱熹“沉潜反复”,暮年方才提笔的心血之作。
一 《四书》
《四书》分别为《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兼备规模之大和节目之详,是讲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步骤和最终的功效,是“为学的间架”和“修身治人底规模”;《论语》讲日常修德从政;《孟子》谈心论性,情理兼茂;《中庸》谈玄说妙,可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关于学习顺序,朱子认为:“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法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微妙处。”
二 《中庸》之《大学》
《大学》内蕴理学的三纲领,八条目。是“是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故晨读从《大学》读起。但晨读虽是以读为主,基本上不做任何解释,但鉴于《大学》之要,先读《大学章句序》为好。此后凡《四书》内容,都先读序,再读正文。
晨读《四书》参照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各位若能在诵读之余,翻阅注释,自学或请老师讲解则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