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没读过四书五经,到了大学才跟它碰见,忽然间觉得自己好落后。我是学中文的,可能由于专业的原因,我对读经有着浓厚的兴趣。虽然没有每天早上都读,但每次我读的时候很认真,当然收获也不少,先别说深的,最起码普通话水平得到提高。很感谢一耽学堂发起的这个运动,它让许多人认识到古典文化的重要性。
——河北科技大学05级中文肖叶新
何为大学?大学是研究大学问之地。在大学校园里读蕴含古人智慧的《大学》别有一番滋味。早7点在安静的校园中,我们有节奏地读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体会着其中的道理。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静下心来读古典文学,让疲倦的心得到休息。在平心静气下挖掘它的深刻的道理,使自己不断进步,不断完善。《大学》中我最喜欢的是这句话: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大学》如酒,时间越久越醇香。我想在今后的日子,通过读《大学》一定会领悟到更多道理。而我会通过学习这些道理,不断完善自己。
——河北科技大学05级中文班谭春莉
读经给了我启迪,也让我看到社会的现状,中华灿烂的五千年文明蓄积了丰富、经典的知识,而我们连祖辈留下的经典都不知道,反而跨越而学习外国所谓的高深文化。通过读经,我慢慢地溶入其中,被那优美的句子所吸引,让我越读越有精神,越读越受激励。
——河北科技大学03级中文班孟卫力。
常听别人说风筝没了线就飞不远,而我觉得线所代表的就是线另一头那一只强有力的手;人们都说树不能没有根,而我觉得根就是它紧紧怀抱的那一方土。因为这只手,风筝才能自由飞翔,因为这一方土,大树才能枝繁叶茂。
我们每个人都常常问自己,我是谁?一个人这样问没什么,如果一个民族也在问自己我是谁的话,那就是一种莫大的悲哀,一个民族的悲哀。台湾人觉得自己的根在大陆,而大陆人觉得自己的根在大西洋。于是中国人都迷失了自己。难道我们还要让执迷不悟继续下去吗?
——河北科技大学03中文周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