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养结合,内外兼修——如何学练太极拳》文字整理

主讲:冯志强(北京陈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

主办:一耽学堂,西麓学社,

2003/11/23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参加一耽学堂,清华大学太极拳协会和西麓学社联合举办的讲座。一耽学堂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公益组织,我们在北京的大学里举办了一系列“体认传统”的讲座,这次讲座是我们在清华大学的第九讲。这次讲座的起因是很多同学喜欢太极拳,非常盼望得到前辈老师的指点。我们把这个想法和冯志强先生谈了之后,老师非常支持,很愿意给我们做一些入门指导。冯志强先生在中国武术界可以说是德高望重,他不仅是陈氏太极拳协会的会长,志强武馆的馆长。冯志强先生自幼习武,精通陈氏太极拳和心意六合拳,先生结合自己几十年的练拳体会,编创了陈氏心意浑元太极拳,使很多拳有都从中获益。今天我们将听到冯志强老师为初学者的入门指导,还能看到心意浑元太极拳的表演,先生还愿意和青年学生交流,回答我们的问题。在讲座之后同学们可以向冯先生提问。下面先代表到场的全体观众向冯志强老师致以敬意,请老师开讲。

冯:同学们好!(抱拳行礼)今天能有幸来到咱们中国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和同学们见面,这个机会也是很不寻常的,用咱们中国的一句古话,叫“有缘”。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不承认这个是不行的。今天能走到一起来就是缘分。同学们都是才子了啊,所以今天的讲课就是如何练习太极拳?什么是太极拳?如何少走弯路?还有太极拳的拳种。向同学们汇报一下我的认识。今天所讲的:第一,太极拳是个什么拳种?太极是个阴阳拳种,太极就是天地,太极就是阴阳。同学们都知道,阴阳生万物,没有阴阳,就什么也看不到,没有人类,没有动物,植物,没有世界。太极就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四,四生五,五生六,六生七,七生八,八生九,九生十,十合一,又回来了。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三才(天地人就是三才,创造了世界),三才生四象(东西南北),四象生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生六合(东西南北上下,东与西合,南与北合,上与下合),六合生七情(七情从人的角度说????),七情生八卦(东西南北加上四个角,八个方位),八生九(九就是八加上中间,称九宫?),合十就是又回来了,又回到无极上来了。在田地没有以前,可不就是一片无极景象么?混混沌沌的景象,外似安静内有动,动到极点,就开始生了,生什么呢,就是无极生太极,有太极就又有万物了。所以太极拳就是根据这一这里来编造的一种拳术。最早的太极拳就是陈氏太极拳,实际上,“陈氏”就是为了纪念老师。京剧不也是这样么,这个派那个派的。陈氏传到杨氏,杨氏传到吴氏,后来又从吴氏传到孙氏。其实吴氏后还有两代呢,一个是武氏,李氏和郝氏????,之后才是孙氏。这就是流行的各派,陈,杨,吴,孙。陈氏太极拳属于什么拳种呢?就是内家拳种,内家工夫。太极拳讲究“四两拨千斤”,陈氏太极拳创造时就是根据易经,又吸收了中医的理论,《黄帝内经》,打造的道理,又吸取据说是十八家武术精华(当然这不太科学了),就说诸家武术之长,才编造了陈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又传到杨氏,吴氏,孙,一直到现在。现在呢,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我原来是一个工厂的工人,退休之后,大家都知道了,????他们才知道我,知道以后就有各地约我,大学里呢,有上海复旦,同济,还有浙江,都有交流。北京这边,北大,清华,以前也来过;最早是体育学院(那时不叫“体育大学”,叫“体育学院”)。这几年退休了,发挥些余热;老了老了,发挥点儿余热,在世界,在国内,就是传播一些太极拳文化。拿我们来说就是造福人类,把中国的武术文化传播出去,对我们国家也是有益的。为什么呢?这叫“太极功夫,振兴中华”。所以我们练太极就要从无极开始。无极是什么呢?就是开始时的什么也没有,就是一种静功,拿练拳来说,就是一种庄重,静中生动么,无极生太极么,从无中开始,无中生有。在这些方面逐步相生,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万物。所以怎么才能练好太极拳?我认为就要从无极开始,因为现在是啥呀?从现在我们的推手,练拳,形式多样。推手到现在来说都不是“四两拨千斤”,都是以力相制毁,这不符合太极拳的道理。从练拳来说,各门各派都有他的特点,虽说都是从陈氏来的,还是各有各的特点。就陈氏来说,他的特点就是缠丝,缠丝功,内功修炼,放松功,再说拳,再说器械,推手。他是这么个情况。别的拳呢,也是这些东西,但以拳为主,比如杨氏,以拳为主,对拳的要求是:开合,舒展,大方。比如吴氏太极拳讲究“松静”松了以后再动。比如左腿松定了以后右腿自然就轻了,就可以迈步了,阴阳分得比较清。吴氏介于陈氏和杨氏之间。比如孙氏太极拳,讲求开合,原来叫做“开合太极”,有点儿形意的性质,动作比较快一些,以开合为主。所以说,各有各的特点。那么,为什么现在把这个叫“陈氏心意混元太极拳”?因为这么多年,有百十年历史了,有些个跟真正的陈氏走样了,走了歪路了,不太正了,不太规矩了,有些任意发挥了。这样一来,对于“四两拨千斤”啊,对于太极拳的修炼啊,修炼身心,五脏,筋骨,肢体啊,就有害了。一般人认为,陈氏太极拳又跺脚,又呲牙咧嘴,又哆嗦,其实陈氏太极拳不是这样,他是以巧破千斤,四两拨千斤,静中生动,动中求静,动静结合,是这么个情况。现在为了扭转这个不好的现象,又怕同学们走弯路,所以我就起了个名儿,叫“陈氏心意混元太极拳”。为什么叫“混元”呢?因为这就是太极的本象,我们直接就叫太极的本象,太极的本象就是混元的,我们练到武术的最高境界就是一粒混元气,这是比较科学的,比较先进,我们不能老守旧,把这个说明亮了,大家好懂。我们就是追求这个混元。咱们再说太极是个大道:从天地来说,它也是混元的,比如说天是在转,地是在转,太阳在转,月亮也在转,所有星球都在转。这样大家都在转,又不相撞,这就叫“混元”。这是从易理上讲的。从力学上来讲,也是离不开混元的,只要想前进,就离不开混元。你想机械动力性的,汽车在前进,不管是滚动前进的还是螺旋前进的,都是在转;比如火箭是在转,卫星在转,汽车在转,火车,自行车,飞机,所有这些前进动力性的都在转,包括枪膛的子弹出去也是螺旋的。这是最高的力学,所以我们追求这个,把这个字眼说得明亮一些,大家好懂一些,不要走弯路。我们已经走了不少弯路了。我们太极拳为什么能四两拨千斤?就是因为它的转动,才能拨动千斤。他来了力,我不受力;我一转动,把力给他了,这个转动就是圆形转动,这个混合性的圆形转动就是混元,他是很科学的;为什么又叫“心意”?我们练拳是意气练习,不是力气练习。所以这一点我们要突出“心意”,不要突出“力气”,叫做“练意不练气,练气不练力。练力则断,练气则滞,练意则通,贵在精神。意到气到,气到力自然到”。我们提这个是非常科学的,是太极阴阳的易,也是太极的本象,所以我们要突出这个“混元”。这一点很受世界人民的欢迎,觉得是非常科学的,非常合乎实际。所以在世界来说,他们对这个混元太极拳非常欣赏,包括欧洲,美国,日本。前一段我们开了个会,大部分都是打太极拳,混元太极拳。但是真正的奥秘,他们还不太懂。????????还是我们先懂最好。有些国际友人说:“二十来年了,老师,该教我们一些真东西吧?”我说再教就是假的了,因为什么呢?真的都给你们了,剩下的都是假的了。他就说,假的你就别给了,我还是练真的吧!我说:“哎,你先练着!”不要急于求成,急于求成容易出毛病,欲速则不达,百炼才能成钢。太极拳是非常奥秘的拳种,为什么混元太极拳有这么奥秘呢?就是因为他有转动,才能达到经络畅通。若说练别的拳能不能使经络畅通呢?你不练,他也是通的。一不通就生病了,就得上医院了。只不过通有大小,有常通,有微通,有大通,有小通。经络不转动就不能大通,所以我们的混元太极拳讲究缠丝,讲究转动。就是这么个情况!抽丝就不用提了,所以就目前来讲,混元太极拳在全世界很受欢迎。要说怎么才能练好?我认为,第一就是无极,就是静功!因为无极生太极嘛!还要结合太极。若只练无极静功,时间一长,同学们就烦了,还没尝到它的味道呢就烦了。所以必须结合着练,体会它的兴趣!由无极开始,无极到太极,这样二三四五------就都有了。这些方面必须转动,必须混元;不转动,不混元,就不能四两拨千斤。现在我看咱们比赛也不少,推手比赛,主要还是较力,太极的工夫没有看出来。所以现在不是在发展混元么?哎,我们刚建立发展的条件。刚建立馆,没有条件是不行的!没有资金不成,没有地方也不成。以前都是在公园里边。公园我们应当去,但是应当有自己的基地,有了条件,环境,有了力量了,力量是什么呢?????我们就能更好的发展,更好的练习。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说,最后要达到什么程度?最后达到功夫!功夫是什么?有的人说拳击,比如外国的直拳,摆拳,钩拳,他们说是功夫。那我们来说,他们的也叫功夫,也不叫功夫。他叫舒展的动作。我们来说,电能磁能气能合而为一,叫功夫。你说电能磁能,我们又不是灯泡!?我们有生物电,有磁场,有气场,但不够。我们要加大能量,加大这种电能磁能气能;怎么加大?那就是吸收天地日月的精华,还有树林中的负离子。我一说这个,同学们比我知道的多,同学们都是才子,是不是?为什么那时侯修炼都到山上去?山上磁场比较强。在这些方面,能量大了就是功夫。我现在练着,但没练出来,与环境有关系。我只练到一千斤的力气,反正有十个二十个的到我手里头,我也不费劲,他们自各就趴下了。但我没练到电能磁能气能那么大的功夫。我见过的老先生,你的拳打到他身上,撤不出去,跟吸住一样;另外一个呢,你的拳还没挨着呢,就没劲了。本来劲儿憋得挺足,还没挨上呢,就跟中电一样,这就是他的生物电磁场气场比一般人大得多,怎么来的?就是通过吸收天地日月之精华,树林中的负离子,结合本身的悟性而来的。举重也好,拔河也好,都是自己的本力。我教过的一个学生,是举重的,后来到了上海了。他叫小方,方??,头几年我到上海时,他在派出所当所长了。他就是举重几百斤。我们一起玩的时候,就是老让他贴墙,一出手就让他撞墙了。他就纳闷了,你是什么法术?我说没有法术。他就很佩服。现在就我们就需要同学们,才子们更好地学习陈氏心意混元太极拳,来更好的宣传,来更好的提高,使我们真正的功夫发挥作用,造福人类,振兴中华。这点,我想,同学们是这样想的,一颗赤子之心报效祖国。在国际上,别的我不敢说,太极功夫,国际友人是毫无疑问的心悦诚服的来学习,拜倒在中国的武术文化面前。我不是吹,他们自各说的。所以,我们是应当高兴的。怎么练好太极拳呢?我来的时候写的几个字搁着呢,现在脑子不好,属耗子的,撂爪就忘!我是没有爪了,打个比方,一撂就忘。所以还是记上一点好,字小了吧,看不见,眼睛不好,耆老八十了,字大些,好看一点儿。我写的几个字,同学们看看有没有道理。练拳要求“松柔圆活静安舒”。第一要放松,有句古话叫“练拳容易放松难”哪!我看国外好多拳师“松”“松”,他自己还没松呢!只是“松”“松”“松”。他说的对不对呢,对,但没有与实践相结合。所以我们必须做到松。“柔”字怎么办?柔就是以柔克刚,不是以刚克刚。“圆活”呢,圆就是圆圈的,不是直来直往的,螺旋也好,你说正圆反圆,各种都算上;活就是灵活。“静安舒”。静,练拳要求静,首先要心静。(真聪明,看我有点着急,就递条子来安慰我不要着急。)只有圆活,才能以巧拨千斤,直来直往的就是对立对抗了,是不是啊?你当有个什么想法?他来了力,我把他来的力给他使上,给他使到什么地方呢?给他使到最容易偏的地方,最容易站不住的地方,我再加上我的一点劲儿,这叫四两劲,他就摔倒了。这样才能舒服。这是圆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四两拨千斤。静安舒呢?就是要安静,不要乱。一边练拳,“明天我的事该怎么办呢?”你不能这个。你就踏踏实实的心想气静,心就是意,意就是身,身就是性。心身意性合一,是一个东西。比如说,咱们同学们,来这里咱们见面,你不想来就来不了。你想就是意,你想就是心,你想就是性,你想就是身。所以心者身也。我有劲,心不让去,你再有劲,你也来不了。我也一样,心里不想来,来不了。你心不想来。练拳也是一样。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这个心要安静。心静则神安,神安则清静,清静无物则气行,气行厥象,厥象标明,万象归根也。所以我写了几个字“松柔圆活静安舒”。舒就是舒展。安静舒展。太极拳,不管是外家也好,内家也好,当然这是内家拳,他不是短拳,是长拳,他一定要舒展。比如说“开”,(表演,拘谨),应该是“开”(表演,舒展),气魄也开,但开不能直,比如“开”(表演,太直),这成一道了。开就是圆,最大限度的开就是弓形,不能直。一身备五弓,练就开合力,??????。这就是太极的东西。你说了半天,实验过么?实验过。北京电业农场我呆过,大小也管些事。以前有个电工掉下来,我拿手托住了,光练力达不到。这个人到现在还活者呢。说是美国朋友来中国,到体育学院,较劲哪。我去的时候是第28拨,27拨他都不服啊,包括各种教练,包括民间的都算上。我去了,也算是赶巧了,他看我不错,他服了。美国朋友有搞拳击的,看我挺有人缘的,非要弄弄。弄着完吧,玩了一会儿,他趴下了,“咱休息休息吧。”两米零四的一个洋人。一个日本相扑也看我不错,一把想把我抓起来,抓哪去啊,我还没起来,他先躺下了。后来他一生气,不练相扑了,改练太极拳了,还卖药,还按摩,竟弄这个去了。这次非典,还给我寄的护照,寄的钱。还不错!你想我刚去的时候,人还没到呢就给我来信较劲,我孩子跟着我呢,不让任何人动。因为老了么!到了呢,我感觉挺好玩的,我偷偷地没让孩子知道,就在门口,在武馆门口较了那么一下。我一躲呢,他就自各趴那了。后来我一躲,就仰那了,我没转过身,他脑袋碰到石头上了。他问我怎么回事,我说不知道怎么回事你就躺那了。第一,那么大,好几百斤,你一扑,我害怕,我一躲,你就躺那了。他不信,再来;再来,躺那了,头磕着石头了,还是不知道。我说,我也不知道你怎么就躺那了。还怎么办呢,还来不来了?不来了。不来了怎么办,说给我两万块钱。我说我不要,太少。你看,你还嫌少是不是?我说值多少钱?听说不值钱呢这玩意儿,两万块钱才值一千多块钱是不是。当然我也有些开玩笑,就拿着了。他说我还有,以后再给你。那次交流吗,到了日本,那些空手道,柔道,搏击道,跆拳道,都交流一下。不交流就不让我睡觉,跑到我住的地方去了,你说这情况怎么办呢?结果我一高兴,说挺好的,瞧得起我。一交流,你说我住的那地方,还特别招待,住的是套间,空间大一点。有个一交流跑桌底下,我找不着他了。那个钻椅子底下了。哎,这四个人都挺好,我们都交了朋友了。刚开始都站那里(表演,高傲),不练是不行啊,后来(表演,谦卑),怎么都好。以拳会友么!第二天他们练太极的一商量,说老怕他,老见面,得表演表演。在一个大会场里面,我说你们看着办吧,还是那几个人,那几个人一表演,还熟练了,还没挨着自己就倒,还没挨着自己就趴着了。所以这个以武会友啊,咱不是说给同学们怎么着,就是太极这个东西能增强你的实力,光凭对抗达不到这个效果。所以什么意思,各国朋友对太极很感兴趣,所以我们呢,作为中华的一员吧,不要落在后边。要开始要努力,叫天道酬勤。要勤劳,要勤奋。这个练拳的整个过程,我的体会,以养为主,不能有一点伤。有人以为陈氏太极拳,跺脚,咬牙,浑身哆嗦。我说这是毛病,不能这么练;若这么练,不是养了,而是伤了。脚不能乱跺,比如说一只脚,(表演,跺脚),膝盖,五脏,神经都会受伤,因为这是反弹力。这是松气,气松到脚下,不能乱跺。这样出拳,他稳!螺旋的出去。不是直着(表演,哆嗦),那些都是跟陈氏学的,但变了,变了就是歪的了,是不是啊?还发展哪,真正练拳没有一个哆嗦的,杨氏也没有,吴氏也没有,说这就是陈氏了。其实也不对,有些人学陈氏学的不对,???不能这么练。所以我说,要舒展,要慢,要稳。“松柔圆活静安舒慢稳”,心意连绵不断,心意就是由心生,不能断了,叫劲断意不断,意断精神接,混元一气。刚柔不偏,怎么叫刚柔不偏呢?就是开合,刚柔,阴阳,阳多了也不好,刚多了也不好,柔多了也不好,不能偏废,叫阴阳各半。跟吃饭一样,吃四两正合适的,你吃半斤八两就不舒服,吃二两就更饿了。本来就饿,一吃更饿了。要吃合适,舒服。用太极来讲,叫无过无不及——不能超过了,也不能达不到。刚柔不偏,不能偏,恰到好处。太极呢,刚才我讲了,起于无极,应当从无极开始,练完以后还要回无,这叫有生无,无生有。这是科学的。无极始,无极终。由无极开始,最后还要回到无极,什么意思?你练完了,你练拳当中,周身气血都在流动,加大了流动量,这个气从哪来的?从丹田来的。丹田在什么地方?就在肚脐里边一寸二分。说干吗在肚脐里边,肚脐外边不行么?肚脐里边是一个空窍,就是我们还是小孩的时候,母亲肚子里头,从脐带吸收母亲的营养,我们的肢体五脏从这里吸收营养。那个地方的窍叫神阕穴。担心的就是练丹田意,所以我们叫动丹田,你动了它,发行到全身,刚一练完气血回不来,还都散在肢体上呢,所以要收功,收功以后要意守丹田。根据练拳时间的大小相比也行,说我练拳10分钟,意守10分钟,更好。这就是无极始,无极终,无极完了意守丹田。由无极开始也是意守丹田。是这么个情况。丹田,再倒过来说,就是练丹田意。人有上中下三丹田,也有五丹田之说,上丹,中丹,下丹,前丹,后丹。练拳无心求刚,有心求柔。出手是柔的,跟写字一样,这么写,划一个弧形。就是这么个情况,练柔不容易,练刚容易。柔到刚自成。柔到了,是百练成刚的纯刚,内气,无坚不摧的内气,所以叫练拳无心求刚有心求柔,柔到刚自成。练拳还不可直,直则气断。应该一张弓似的,就是一身备五弓,练就开合力。????????胳膊左是一张,右是一张,左腿一张,右腿一张,人别站直了,放松又是一张。练拳要以养为主,我们练拳不是说什么都不怕了,比一般人还要注意养,练拳的过程就是养的过程,叫无过无不及,不多练也不少练,跟吃饭一样,不多吃,也不少吃。合适。睡觉也一样,不多睡,也不少睡。太极讲了无过无不及,不要过了,也不要达不到,取合适了。工作也一样,你只有会休息才会工作,你要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疲劳驾驶是不可持久的,要讲究质量。所以说练拳的过程就是养的过程,在各方面都要养。有句古话么,叫“练拳不会养,百练功不长;练拳没有功,到老一场空。”你不注意养,功就长不了;你不注意养,就不能多练;不能多练就不能积累功。所以是这么一个要求,无过无不及。总的来说呢,我想就是给同学们汇报一下这么个情况。练拳这个次序呢,无极是第一的,练拳是第二的,器械是第三的,推手是第四的,散手是第五的。推手是两个人练,练什么呢?练沾连粘随,??????????,不是上去对抗,是以柔克刚。两个人练习,一推手就成了两个人较劲,那是不对的。要练功,练拳是练功,练器械也是练功,也是练意,????的技巧。散手是根据推手熟练的程度上,练散手,叫见着破着,见势破势。还有护法,护法里头,腿要松,腿松怎么松啊?下肢要放松,胯,膝都要放松,这叫坤六断,腿跟断了似的。乾三连,坤六断,离中虚,坎中满,就是这么个道理,属于八卦方面的。八卦也在太极之中。不管什么都在太极之中。我算是有这么些体会,也不知道对不对,给同学们汇报一下。今天就不再多讲了,不要耽误同学们时间太长了,下面还有别的情况,练练啊,提提问题啊。以后有机会要研究个理啊,练拳须明理,理通拳法精。这不是一时能完的,要不断地在这方面提高,离不开三法,练法,用法,研究法。今天我们就是研究,研究法,要个理。我就讲这些,好不好?谢谢!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