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阴阳五行》文字整理

注:文中有没法转成文字的(如五行关系图)或者有不知道的专业名词或名称(有三四处)在括号内作了标示或以拼音表示,请取用的时候补充好。

 

    有机会和一耽学堂的各位朋友和同学一起研究、探讨、交流有关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问题,我非常高兴!

我是学习中医的,中医是怎么回事?实际上非常简单。在茫茫宇宙,目前人类已知的只有我们这个星球上有生命,更有高等智慧生命——我们人类。既然大自然化育了地球上万紫千红的生命世界,也化育了具有高等智能的人类,大自然就必然为人类生命的延续提供必需的条件,这就是我们通常所熟悉的阳光、雨露、空气与食物。只有这些基本的东西具备,我们人类才能够延续。实际上,大自然也为我们人类健康的食调提供了天然的动物、植物、矿物。动物、植物、矿物中性质平和、味道甘美的就是我们的食物;性质有偏差的,比如有偏寒的、有偏热的、有味道不够甘美的,正因为它们性质有偏差,就能纠正人体健康的偏差,这对中医来说就叫做药物。

中医就是利用人自身的功能(包括眼、耳、鼻、舌、身和意念、思维、思考等)而不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研究人体的生理变化、病理变化,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人与我们的同胞兄妹——自然界的动物、植物、矿物之间的关系的学问。这种学问是离不开人和自然关系的,所以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医怎么看待人与自然。

一、中医怎样看待人和自然

正像我刚才所说,我们人类是地球上最富有智慧的最高等的生物。人类具有好奇心,好奇心的驱使促使人类对未知的事物进行不懈的探索。关于生命的起源、人类的起源,从人类出现以来直到现在都是人类研究的课题。

19世纪末,恩格斯在研究了现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之后,在他的《自然辩证法》里谈到生命的起源,说:生命是整个自然的结果。这句话虽然说得很笼统,但是他把握了生命的起源,就是大自然所化育的。实际上,在2500年前已经逐渐成书的中医学奠基著作《黄帝内经》中早已经有了类似的结论。《黄帝内经》讲: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虽然化身在大地上,但是他的形成和整个自然界乃至整个宇宙(“天”是指宇宙)是密切相关的。天气和地气相结合,这就构成了人。《黄帝内经》接着说: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和寒来暑往的变化,人能够适应和顺应四时和气候的变化,因为“天地为之父母”,天地是人类的父母,也是大自然万紫千红的生命世界的父母。我们都知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老虎生不出臭虫,老虎生不出大象,大家知道这是遗传所造成的。子女像父母,那我们人类什么地方像化育我们的天和地,像我们的父母呢?

现代自然科学家认为构成宇宙的是三个要素:物质、能量、信息。从这三个要素来说,构成人体的各种元素的含量比例和地球的地壳的各种元素的含量比例是一样的,这就说明我们就是“地球”。如果在茫茫宇宙的深处有一个星球上也有高等生命的话,那么它上面的生命的构成的元素的含量比例应当和构成那个星球地壳的各种元素的含量比例是一致的。所以,当某些地方的土壤中缺少某些微量元素的时候,生活在那个地方的居民体内的某些微量元素就少,因此就造成某些地方病的发生;当某些地方的土壤中或空气中某些元素过高的时候,那个地方居民的人体内这些元素含量也过高,也会造成地方病的发生。在古书中记载:“晋人齿黄”,说山西人牙齿发黄。现在我们清楚了:山西省那个地方水中和土中氟的含量并不高,而因他们烧煤,煤烟弥漫在空气中,空气中氟的含量高,所以造成氟斑牙比比皆是。

我们血液中有各种电解质,其含量比例和大海海水中电解质的比例一致,因为生命是由海洋化身的。我有一次在欧洲讲学,讲到这儿的时候,有人站起来说:我明白了,上帝是拿地球上的土和海水和的泥捏的,所以自然元素构成比例与地球元素比例一样,血液中电解质的含量与大海海水中电解质的比例一样。当然,我不能再接他的话茬儿,那是他的理解。我们说,这就证明我们人类是地球的子女。这是从物质构成的角度讲的。

从能量交换、能量代谢的角度来看,我们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我们饮食和排泄等都是在和大自然交换能量。

从信息活动的角度来看,我们最常见的呼吸、血压、心率、体温、内分泌活动都有明显的时间节律。这个时间节律,包括昼夜节律(可以叫作日节律)、月节律、七日节律、四季节律、年节律。在《黄帝内经》里包括更长的时间节律,那就是60年,甚至还有360年。 

美国有一个科学家,叫阿尔贝特,在二三十岁的时候致力于研究人体的时间节律。他找了他的朋友来合作,合作的条件就是希望他的朋友能够把他每次、每天的尿都留下来,让他检测尿的激素的含量有没有时间节律。医生对他的朋友说:为了不使饮食物干扰你的内分泌活动,我希望你跟我签定个合同。一个是保证按时入睡,11点上床,早晨起床,保持“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第二个是在饮食上,要把吃的东西告诉我,而且规定一些食物不许吃,以免饮食物影响时间节律。这个实验一做就做了近三十年,当初给这个小伙子的报酬比当时他的工资还高,小伙子特别高兴,心里想:不就是留尿嘛,我就能获得这么高的报酬。做到后来,他非常辛苦。因为什么?因为好几个女朋友离他而去,他不能陪女朋友晚上去玩。美国人喜欢夜生活,周末是玩一宿的。女朋友说既然你非要十一点睡觉的话,……,他说我教授签定合同了。

这二十多年的实验得出了很有价值的结论:尿中激素的含量的变化具有昼夜节律和七日节律。实验做了二十多年以后,这个教授发现他朋友的尿的激素分泌的含量的昼夜节律和七日节律消失了。就把这个朋友找来,问:你能不能说说为什么你保持了二十多年接近三十年的激素分泌的七日节律和昼夜节律紊乱了,我找不到了。这个朋友已经五十多岁,脸一下就红了,其实男人脸红是不大容易的(众人笑)。说:教授,非常对不起您。就因为参加您这个实验,我不能陪女朋友在晚上去玩,好几个女朋友离我而去了。最近我新交了一个女朋友,三十来岁,她总觉得我的性机能有点低下。因此,我也没敢告诉您,用了一片雄性激素,还不是口服,放到档子里慢慢释放。教授说:你什么时候放的?答:教授,这是我的生活起居的日记,您看。教授一看,正是他放了这片激素之后没有过多长时间,他保持了二三十年的正规的七日节律完全消失了。(可见,现在的药物对人体生命节律的干扰是非常明显的。)最后,教授就说:好了,这二三十年你也够辛苦的,就凭这样的一项实验我已经得出结论:我们人体有生物钟。据此,这为教授就提出了时间生理学,进一步提出了时间定理学、时间药理学、时间治疗学、时间医学。他就被号称为“世界时间医学之父”,他还创办了《世界时间医学杂志》。

1982年他就到全世界各地讲学,也到过北京中医学院(当时叫学院,不叫大学),就在一个小小的教室里给我们十来个人讲,就是刚才我给大家讲的这个。他讲完了之后,我站起来发表意见。我首先引用了《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中的关于时间节律的话,《伤寒论》中说:太阳病头疼至七日以上而自愈者,以行其精尽故也(按:此处的引文不知道完全写对了没有)。就是说,一个外感病,头疼、发烧、怕冷、身痛,没有经过治疗到第七天自己好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他的自然病程结束了。我说这段话的意思是告诉他,中国的医学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发现了人体生理、病理的昼夜节律、七日节律,甚至是还多,包括月节律、四季节律和年节律。我是想:你是世界时间医学之父的话,我们的老祖先是什么?我接着就问他,我说:教授,您认为控制人体的内分泌活动的七日节律的因素是什么?他说:这个问题我们研究了很长时间。我们发现,不仅人类的内分泌活动存在着昼夜节律、七日节律,动物的内分泌活动也存在昼夜节律和七日节律。我们发现动物的songbo体(在大脑丘脑后上方的一个神秘的腺体,控制人体的性能力和睡眠)的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我们就进行动物实验,把动物的songbo体摘除看情况怎么样。可是动物的其他内分泌腺的内分泌活动仍然具有昼夜节律和七日节律,因此我们不认为songbo体是控制肌体内分泌活动的昼夜节律和七日节律的唯一因素。后来,我们发现动物的肾上腺的皮脂的分泌(肾上腺在肾的外上方)具有昼夜节律和七日节律,可是我们把动物的肾上腺的皮脂摘除之后,这个动物的其他内分泌腺仍然具有昼夜节律和七日节律。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只能非常遗憾地告诉你,不知道控制肌体的时间节律的因素是什么。他反过来问我,他说:既然中医学发现了这么多时间的控制生理和病理的规律,那么你认为控制的因素是什么?我回答说:非常简单,天人相应。那是在1982年,中国和美国的文化交流才刚刚开始,我们的许多翻译人员没有翻译过中医,翻译说了半天,这个阿尔贝特教授没听懂。他没听懂没有关系。

现代医学的科学家研究时间节律在人体内找生物钟,中医学研究人体的时间节律不在人体中找生物钟,而是在人体之外研究化育人类的天和地。人体为什么有昼夜节律,不就是我们大地母亲自转一周所形成的吗?不仅人类有昼夜节律,而且所有的动物植物都有昼夜节律。

人体为什么有月节律,女性卵巢活动28天一个周期,一次排卵,一次月经。有一个加拿大的同学听完我讲课之后,说:在我们加拿大,在北极圈之内住着爱斯基摩人。那个地方有的时候一年之中有三个地方没有月亮,住在那个地方的爱斯基摩妇女没有月亮的三个月不来月经,是安全的避孕期。我说:真是那样的吗?他说他也是道听途说。我说:你回去以后再帮我了解一下,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说明卵巢的活动与月相的关系是特别密切的。

有人说了,月亮对一个人的万有引力的影响不如我们面前的一本书对我们的万有引力的影响,所以它对人类的这种影响微乎其微,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其实,我们人类在整个化身的过程中包括了整个生命的化身的全部信息。生命是由海洋所诞生的,是由海洋所化身的,那么日月星辰的运动规律对海洋的海水的涨潮退潮的影响是显然易见的,所以我们人类在漫长的生命进化过程中就把祖先的这种信息保留下来,尽管一个月亮对我们一个具体的人万有引力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遗传因素里,我们人类所包括的整个生命进程过程中的全息的信息是不能不去注意的。所以女性卵巢的活动以28天为一个周期,当然可以有变异了,有的人35天,有的人25天,都是正常。这显然和月球绕地球的运动一周有关,月球绕地球一周,一个恒星月,一个朔望月(按:我不清楚恒星月与朔望月是否一回事,此处照原话停顿录)的平均时间是28天多一点点。

那么,七日节律怎么来的?因为七日节律是月节律的四分之一。我为什么要特意把28天写在这里呢,因为我要谈七日节律,是月节律的四分之一,上弦月(初七)、下弦月(廿三)、黑月(就是月末或者初一),还有满月(就是十五),月相的不同变化对地球上江河湖海的涨潮退潮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根据这种影响的变化,就把一个月大概分成了四份,一份就是七天,七日节律就是这么来的。

七日节律是非常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一个受精卵——鸡蛋放在老母鸡肚子底下或者放在暖箱里,不多不少,三个七天毛茸茸的小鸡就破壳而出。我们家过去养信鸽,信鸽下了第一只蛋开始孵。不多不少,预产期比人还要准,三个七天二十一天小鸽破壳而出。猫的生殖周期是多长?有人说三个月,我不信,就动员我家养猫,我发现它怀孕之后(我都准确的知道它哪天怀的孕)给它计算预产期,不多不少七九六十三天就生出来了。按说生出来小猫以后,这个猫应当起码喂奶一个月,结果我们家的猫喂了二十多天就出去找公猫玩去了。为什么呢?我想起来:刚生了小猫之后,我太太问我什么东西下奶,要给老猫吃得好一点,让它奶水足一些,喂这五只小猫。我说咱人生了孩子不是炖母鸡汤吗?我太太就去买了鸡炖汤喝。结果,猫不喝汤,它只吃肉,我说吃肉就吃肉吧,不喝汤也行。二十多天它就出去找公猫玩,而且令人生气的是夜不归宿。我太太问我说:这是怎么回事呀,这不属于思想教育问题吧!我说恐怕不是思想教育问题,那肯定是饮食干扰了它的正常生理节律,干扰了它的正常的内分泌活动。检查一下我们给它的饮食,过去都是吃猫粮和正常的鸡蛋、肉,而这二十多天主要是吃鸡肉为主,鸡肉含有性激素。两天以后,这个老猫非常疲惫地回来了。这两天那小猫怎么办?小猫的嘴太小,人的奶嘴儿它根本就装不下,我就拿眼药瓶剪完了之后,把眼药挤出去,吸上点牛奶让小猫活了两天。老猫回来以后,我们就不再给它鸡肉了,所以老猫就老老实实地在家呆着,不再去找公猫玩了。所以,我们现代一些人的生理节律为什么紊乱?(因为)饮食的干扰。你知道他们种这个东西,养这个动物的过程不?他都用了些什么东西,真是现在很多东西都不敢吃。

我们养的这些动物都是七日节律的生殖周期,那老虎的生殖周期是多长?家里没法养老虎,我就给动物园打电话,动物园说老虎怀孕的时间是105天,那也是十五个七天。人的怀孕周期是多少?一个受精卵不到一个毫米,但是人的肉眼能够看得到。在母体里人类的一个受精卵通过这407天的细胞的分裂就可以发育成为一个500万亿亿个细胞的人体,从那之后就可以自己找奶吃,就可以独立呼吸。这些细胞有机分裂的过程,这40个七天重演了人类以前几十万年的动物进化史。最初的人类的胚胎和鱼的胚胎没什么两样,用肺呼吸,而且还有腮,说明我们老祖先曾经是鱼。那以后人类的胚胎和爬行动物的胚胎非常非常地近似,有长长的尾巴,当然既有鳃又有肺了。再往后,尾巴脱落,才和哺乳动物的胚胎相类似,再往后才是我们人的胚胎。人类胚胎这40个七天重演了人类出现以前几十万年的动物进化史,所以一个生命的个体包含了整个生命的进化的全部信息。有人说:“神仙好,神仙好,天上虽一日,地上已千年”。我说“腹中好,腹中好,腹中虽一日,地上数万年”。为什么这么说?肚子里40个七天重演了人类出现以前几十万年的动物进化过程,那可不就是腹中好,“腹中虽一日,世上数万年”嘛。

那么,与此类似地,年节律显然是地球绕太阳一周所形成的。四季节律是年节律的四分之一,和七日节律是月节律的四分之一是一样的。四季节律怎么体现?中医讲脉象的xian弦,夏hong洪,秋,冬实。四个季节的脉象变化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人体的四季节律,四季节律的叠加就是年节律。

我们刚才从物质、能量、信息这三个角度谈了我们人和大自然的密切关系。但是在中医学里没有用这样的词汇,而是用了一个字,这个字就是:气。气是物质的,气是携带有能量的,气又是信息的载体。谈到了“气”,必然要谈到气的性质,谈到气,必然要谈到气是不断运动的,必然要谈到气的运动方式和这些运动方式之间的联系。而讨论气的性质的学说就是阴阳学说,讨论气的运动方式和这些不同运动方式之间关系的学说就是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这就引出了我今天要讲的核心内容: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二、中医的阴阳学说

刚才说了,中医研究问题的方法与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完全不同。现代医学是研究人体,研究人体的组织结构,研究人体组织、细胞、分子的生理变化,而中医学是把整个人放到大自然中去研究。我们选拔运动员的时候,要看他的父母的身体素质,如果他的妈妈身高只有一米四五,腰围只有一米二的话,尽管她现在所生的这个小女孩儿很小,弹跳力也好,又很聪明,想把她培养成艺术体操的运动员或者舞蹈演员,我告诉你:没有前途。

中医学怎么研究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的变化呢?采取“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的办法。在《黄帝内经》中关于医生的素质,关于一个中医生的素质,它多次提到要作为一个医生的话应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你不了解自然界的阴阳五行的运动和变化,就不能了解人体的生理的活动规律和病理的变化,所以“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是中医研究和思考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

阴阳学说怎么来的?《说文解字》有一段话说:阴,水之南,山之北也。中国在地球的北半部,中国的许多山是东西走向,所以我们的长江、黄河也以东西走向占主导。水之南是山的背阴处,山之北是山的背阴处。“阴”的最初的意思和“阳”的最初的意思是“向阳”和“背阳”。“向阳”的为“阳”,背阳的是“阴”。在造字上,“阴”、“阳”两个字就这么来的。

仰观天象,天空中有太阳,不用看,大家都知道。俯察地理,地面上有昼夜,不用看也都知道。那么这种“阳”是不亢不烈的,如果地球离太阳再近上百分之一,那地球上就是一片火海,阳气太盛,不能够化育生命。夜间的“阴”是寒冷的,是黑暗的,但这种阴气也是不寒不阴的,如果地球再离太阳远上百分之一,那地球上就是一片寒冰,也不会化育生命。真是“不阳不阴,得天独厚,阴阳二气,不亢不烈,不寒不冰”,而且昼夜的交替是平衡稳定的。“阴阳二气,不亢不烈,不寒不冰”,这就是阴阳,这才化育了千姿百态的生命世界,所以,一切生命都都被打上了阴阳的烙印。阴阳就是这么简单,古人研究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研究人和自然关系的时候,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怎么才能够化育生命呢?只有有了这样的平衡稳定的“不亢不烈,不寒不冰”的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地球才能够化育生命。我们现在在地球之外寻找生命,不是必须有一个条件吗?看看在这个星球这个行星的附近有没有一个恒星,这个恒星离这个行星的距离是不是类似于地球,那个星球上的温度怎么样,有没有昼夜变化。实际上寻找生命的过程就是寻找这个星球上有没有适合的阴阳二气的变化,只不过现在科学家没有用阴阳这样的词汇,阴阳就是这么回事,这就是阴阳的本义。

正因为地球上有阴阳二气的变化,才化育出了万紫千红的生命世界,所以所有的生命都被打上了阴阳的烙印。大家说了,哪有阴阳的烙印呢?能不能拿来看看呀?其实非常简单,我们肌肉的伸缩和伸展,这不属于阴阳二气的运动结果吗?我们肺的呼和吸,心脏的收缩和扩张,我们精神状态的觉醒和睡眠、兴奋和抑制,我们的消化和吸收、同化和异化……人体的任何一项生命活动,动物和植物的任何一项生命功能都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双方的不断运动。所以阴阳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生命的起源。

《黄帝内经》说的特别好: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生之本本于阴阳。阴阳是整个大自然的客观规律,是万事万物生、长、壮、老、已的总的纲领,是万事万物变化的总的根源,是生命的生、衰的根源;“神明之府”,我们地球有这么生动活泼的、奥妙莫测的这种变化,这叫神明,根源在哪,就在阴阳二气;“生之本本于阴阳”,生命怎么来的,就本于阴阳二气。我刚才所说的在地外找生命,找不着生命要找水,那是进一步了,先看看这个星球上有没有阴阳二气,如果没有阴阳二气的变化,就别上那个地方去找。

古人怎么画出太极图的,现在没法考证了。但是我根据北京地区一年四季的昼夜、光照时间的长短等画出的太极图与古人是完全一样的。在冬至这一天,我们北京的夜间比白天长6个小时,当然我说的时间从太阳出山和太阳落山算起,不包括太阳还没有出山时出现朝霞造成的“天亮”在内;同样,太阳落山的时候出现晚霞的话,虽然太阳已经落山了,但是由于空气的折射,我们仍然感到天还很亮,这个时间也不算在内。时间的计算从太阳露出地平线开始,太阳落下地平线结束。在冬至这一天,黑夜比白天长六个小时;在夏至这一天,白天比夜间长六个小时。每过十五天,也就是每过一个节气,从冬至开始每过一个节气,白天延长半个小时,黑夜减少半个小时。那么就用这样的一个数字的变化完全可以画出一个太极图来,这个太极图就叫作阴阳信息图。

从这个太极图里头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了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第一,阴阳之间是对立统一的。阴阳在同一个圆中,这表示它是统一的,但阴就是阴,阳就是阳,它们是对立的。阴阳必须是有规定性的,阴不能说成是阳,阳不能说成是阴,不像“矛盾”,矛盾可以互换,阴阳学说不可以。而且,万事万物分阴阳,一定是同一个内容的东西才能分阴阳,必须是同一个事物,相关联的,不能说人和桌子谁是阴、谁是阳。第二,消长进退和制约平衡。在自然界,随着时间推移,阴阳二气的盛衰在不断地消、不断地长。阳气逐渐旺盛,阴气逐渐消退;阴气逐渐旺盛,阳气逐渐消退。此进彼退,此长彼消,这就是阴阳的消长进退。而且,阳气在长的时候受着阴气的制约,阴气在长的时候受着阳气的制约,这才保持了一年四季之中阴阳二气变化的稳定和平衡。实际上,这种变化的稳定和平衡不在于阴阳二气内部,而在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规律性。地面上接受阳光的多少也是非常有规律的,这才保持了阴阳二气的平衡。第三,互根互化。阴阳二气之间可以互根互化,阳生于阴,阴生于阳。白天可以变成黑夜,黑夜可以变成白天;冬季可以变成春天、夏天,同样,夏天最热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暑热即将过去,秋分即将来临;夜间最黑暗的时候也就意味着黎明即将到来,这都叫互根互化。在人体来说,要给肾阳虚的人补肾阳(我们经常举这样的例子)的话,一定要在补肾阴的基础上加助阳药。如果单纯用助阳药,就会伤肾阴。这是根据阴阳互化的原则。第四,无限可分。阴阳是无限可分的,就像一个木棒,这头是阳,这头是阴,截断之后还是这头阳、这头阴,一直可以截下去。比如一个脏腑,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心、肝、脾、肾是五脏,那么五脏中,心有心阴、心阳,肝有肝阴、肝阳,胃有胃阴、胃阳,可以一直分下去。以上这四大原理就是中医学目前所讲阴阳学说的四大内容,简单给大家介绍到这。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几乎是方方面面的,可以(应用它)讨论人体的生理功能,人体的解剖结构,人体的病理变化,人体的病症的诊断,还可以讨论药物的作用。中医的药物讲性味、归经,所谓归经是指不同的药物对不同的脏腑有不同的亲和力,这就叫归经。中医研究药的过程与现代医学不一样,现代医学把药的结构比如药的化学结构、分子式等研究得很清楚,这个药作用于人体的哪个部位这个把位也很明确。他们做的是单品,质量能够控制,作用部位明确。它的缺点是什么?致病微生物病毒和细菌对这种单品的药容易产生耐药性,所以用上若干年后药就没有效了。抗生素不断地发展,旧的抗生素逐渐就没有疗效了,因为它的成分太单一了,细菌和病毒特别容易产生耐药性,而人体又容易产生依赖性。

1958年、1959年的时候中国北方痢疾流行。那时中药用黄连治疗痢疾效果很好,但是黄连这种药生产周期要在六年以上,全中国的黄连都脱销。那个时候周总理就对医学界说:谁能从其他植物中提取出黄连素来?当时有一个研究所就从三棵珍(注:不确定这三个字的对否)这种植物中提取出小果碱(就是黄连素),然后投放市场。这对60年到63年那段时间控制痢疾的流行起到了非常非常好的作用。64年以后再用黄连素没有效了,这些痢疾杆菌都耐黄连素。耐黄连素的这些痢疾杆菌再用其他的抗生素也都耐药,结果就锻炼了细菌。现在谁还用黄连素治疗痢疾?没有效了。

我们国家十几个单位联合攻关了二十多年,从中药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搞清楚它的分子结构,用人工合成了青蒿素,所以这项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发明的一等奖,获奖的题目是《青蒿素抗啮原虫的研究》。五年以后,又有一项研究获得了一个奖,但不是国家奖,它的题目是《抗青蒿素啮原虫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林彦之教授(美籍华人)是化学界的提纯这个项目的领头人,我们每隔两年开一次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会的时候他都来。那次是五年以前,他来到北京。虽然开会很忙,他还专门抽了一天时间,让化工大学的教授带着他来找我探讨可不可以用他的提纯的方法研究中药的提纯。我就给他讲了黄连素的例子,讲了青蒿素的例子,还讲了另外一件事。我到一个农药厂办事,住在农药厂宿舍。农药厂生产的是杀灭蚊子、臭虫的农药,我居然在厂区的招待所里被一个巨大的蚊子叮了一口,到现在还有痕迹,又痒又疼,起的包从来没有那么大,我也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个儿的蚊子。回来之后,过了半年这个包没有下去,我就给厂长打电话。我说:厂长,你们药厂生产的这个杀虫剂是假的。他说:怎么是假的呀?说:我在你们厂区被你们的蚊子叮了一口,你说蚊子都能在你们厂区生活那药还有什么用?他说:好了,不瞒您说,我们这个厂投产以后前五年方圆五公里没有苍蝇、蚊子,可是五年以后,苍蝇、蚊子逐渐向我们包围,最后我们厂区养的苍蝇和蚊子个儿都比外头的大。它们对我们的农药都产生了耐药性,所以是真正的毒蚊子。

于是我又联想到另外一件事:有一个外国人上丛林里去,不小心被蛇给叮了一口。他非常紧张,但看看自己的伤口除了流血、两个牙印之外也没有别的什么感觉。他要找找这蛇跑到哪了,他找了没有五米,发现那个蛇翻肚已经死了,他赶紧就呼救。急救车来了以后把这个蛇拿走了,把他也拉走了。结果呢,他什么事也没有,蛇死了。大家就要研究这件事啊,怎么回事呀?这个人在氢氰酸工厂工作了二十年,化验他的血以后知道他一滴血足可以置人于死命,所以把那个毒蛇给毒死了,这个蛇真是没有先见之明(众人笑)。所以,药物的提纯走的这个路子当时可以有很好的疗效,当时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不久就都被淘汰了。

中药不一样,中药是靠人的自身的功能,是一种感觉。你看马牛羊到山上去吃草,它不是随意吃的,不是什么都吃,有毒的草它不吃,该吃的就吃,谁教给它的?它是在我们清华大学学的(众人笑)。西双版纳丛林中的猴子得了疟疾之后,身上发冷,冷得直打哆嗦,全身没有劲儿,发着高烧,谁给它治疗啊?得了疟疾的一部分猴子会爬到丛林中,找到金鸡纳霜树,啃它的树皮吃,吃上一两个星期之后,它的疟疾就好了。我们人类从金鸡纳霜树的树皮中提取出奎宁来治疗疟疾也才不到二百年的历史。有动物爱好者对非洲丛林中的大象特别好奇,就去观察。有一个记者观察一头母象,这头母象怀孕了。记者天天跟着它,这个母象差不多每天走五公里的路,吃的食物也很固定。这个记者心想:作大象不好,吃的食物太单调了。有一天这个大象离群,走了28公里,这个记者就负责跟踪这头怀孕的母象。把这个记者累得够呛,你看,记者,知识分子,走28公里,还要回来,肯定累得够呛。走在一个河边上,这个母象发现了一个小树,把这个小树树冠的叶子全给吃了。这个记者没见过这是什么树,大象不辞劳苦离群走了28公里找的什么植物啊?他掰了一个小树枝,带着几个芽子,插到书包里就回来了。第二天这头母象生了个小象,他想找当地的土著居民问问这是一种什么植物,但是他要观察小象的生长,就把这件事给忘了。过了些日子,他和当地的土著居民见面了,当地的土著居民先问他:先生,你要生孩子吗?他很奇怪:我是男人,怎么会生孩子呢?当地居民说:你不生孩子你的书包里为什么插着催生树的树枝?他就让那个人再说一遍什么树枝,说:是催生树的树枝。这才想起来他书包里还插着一个树枝。当地居民说:这个叫催生树,我们当地的妇女要生小孩儿的话,为防止难产,都要采这个树的树叶子来煮水喝。那头母象可能预感到第二天生小象宫缩无力,就在丛林中靠本能来寻找促进子宫收缩的植物的叶子来吃。它学习过吗?它没学习过,它没到你们学校来学习过,这是靠的一种本能。

中医的起源就是靠人类自身的功能在自然界中凭着一种感觉,这个感觉很难说清楚。人类发展到现在,大脑皮层高度发达,智慧高度发达,用我们的聪明才智,真的有许多许多的举世瞩目的发明,这是科技的进步。但是我们的古大脑退化了,我们的本能功能退化了。老鹰在一万米之外可以看到地面上一根针的闪光,我们今天不用再靠这样的视力来寻找食物了,我们的视力都退化了,坐在教室的后面看不见我写的字。飞蛾为了繁衍后代在几公里之外可以闻到异性的性别因素的气味,我们人类现在谁交朋友、搞对象还靠鼻子闻呢?那我们的嗅觉就退化了,我们不需要靠这样的嗅觉来寻找朋友、寻找异性来繁衍后代,所以我们的嗅觉就退化了。那些动物的本能是我们人类所想不到的,我们远古的人类也当然有这种本能。在南美洲的丛林有大猩猩,美国的医生和科学家就把许多大猩猩用麻醉枪麻醉之后捕获回来,给它戴上项圈,这个项圈可以测体温、测呼吸、测血压、测脉搏等,当然也可以知道大猩猩什么地方活动。发现有些大猩猩体温升高、呼吸急促,有的咳嗽,有的喘,那是得了什么肺炎了吗?是不是非典不知道。(笑)就拿望远镜观察大猩猩:它们得了肺炎谁给它治?它们有没有医生不知道。科学家们发现这些大猩猩到丛林中寻找一种平常不作为食物的树的叶子来吃,而且从望远镜里看到他们选这个叶子的时候,老的不吃,嫩的也不吃,就挑不老不嫩的放到嘴里,也不看它嚼,直接就咽下去了,而且在它的粪便中还发现了这个树叶子的脉络,那它肯定不嚼。大猩猩吃东西是要嚼的,和我们人类一样。它吃这种树叶子就是吞下去了。一两个月之后发现呼吸平稳了,心率减慢了,体温正常了,大约肺炎治好了。美国的医生和科学家就研究这个树叶里头有什么东西,结果发现这个树叶中有一种成分有很好的抗菌作用,然后把这种成分的结构研究清楚,人工合成以后形成一种新的抗生素,这种抗生素就是已经投放市场的硫安红啶酶素(注:这个术语的字不知道对不对),硫安红啶酶素就是这么发现的,靠大猩猩发现的。大猩猩靠什么样的功能,什么样的知识来吃这种叶子?不就是本能吗!所以,随着我们人类大脑皮层的发达,我们智慧的增长,我们后天学习的东西多了,我们反而忘了我们原来本能的功能所发现的一些知识和东西。而中医学最早就是靠这种本能功能发现药的。

一个单位药的成分本就非常非常地复杂,单位药的应用上升到复方的应用会更复杂。今天到医院看病的时候就看到医生开的方子不是一个药而是好多好多的药,那成分就更加复杂。这么一复杂,细菌和病毒就没有办法识破到底是什么成分,怎么来抵抗它。那个单品就像程咬金的三大板斧,和他打过一次仗没有被他三大板斧砍死,那下次就能防住他。又像打拳,你总是这一下,三拳过去人家就能防住你了。可是中药、复方成分极其复杂,我们现在聪明才智的人类用现代高科技分析手段都弄不清楚它是什么成分,那细菌病毒就更弄不清楚它是什么了,所以它就不能耐药,耐青蒿素的啮原虫再用青蒿仍然有效,耐黄连素的对其他的抗生素都耐药的那种痢疾杆菌用黄连仍然有效。这就叫迷宗拳,无招无式,防不胜防(众人笑)。

阴阳学说分析了药物的性味、归经和功效。它得说明清楚别人才能够学,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种自我本能的感知功能,阴阳学说用于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所以阴阳学说从生理到病理,从辨证到治疗,从养生到保健都应用得到。阴阳学说关于养生保健上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什么意思?春天夏天自然界阳气盛,还要补阳气吗?他是指的一个阳气虚的人要补他的阳气什么时候好呢?春天夏天最好。借着自然界阳气盛的时候补一个阳气虚的人的阳气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春天夏天呢,天气炎热,人们容易贪凉、阴冷,特别容易伤阳气,对阳气不虚的人来说,它提醒你在春夏天气候非常炎热的时候不要过多地贪凉阴冷,注意保护你的阳气,这就是“春夏养阳”的道理所在。什么叫“秋冬养阴”呢,秋天和冬天自然界阳气衰退,阴气相对来说偏盛,对于阴虚的人来说,什么时候给他补阴最好呢?秋天和冬天。秋天和冬天天气比较寒凉,人们容易吃一些辛辣的食品,这类食品虽然当时觉得暖和,实际上这些辛辣的东西过多就要伤人体的阴液,所以到秋天和冬天的时候,不要过食辛辣,以防伤阴。整个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全过程都有离不开阴阳学说,以上就是我讲的第二个问题。

三、中医的五行学说

第一个问题:五行本义。关于五行,木、火、土、金、水这五个字,我想在座的同学都知道。严格地说,把木、火、土、金、水理解成五种具体的材料,理解成具体的木头、燃烧的火焰、广博的土壤、看得见摸得着的金属和哗哗的流水,这是五材的水平,这不叫五行。五材的概念在《左传》就明确有:天生五材,民并用之。这是五材,五材和五行是两码事。非常遗憾的是,现在高校的教材中都把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材料叫做五行,认为这是中医的一大贡献,构成宇宙和自然界的是木、火、水、金、土五种元素、五种物质、五种材料,而且还美其名曰是朴素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其实原本的中医可不是这样,原本的五行不是这样。

南方中医学院有一个老师,他说怎么能叫五行(读xing)呢,应当读五行(读hang),把它读五行(hang)。他说为什么这样读呢,因为五行归类表有五行(hang),所以那读五行(hang),叫五行(xing)不对。这是他没有好好读《黄帝内经》。“行”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说:行,人之步趋也。就是人迈步往前走,这就叫“行”。在现代汉语中,“人行道”、“自行车”,这个“行”仍然是这个意思,“行”就是“运行”,就是“运动”。“五行”是什么运动呢?汉代的《白虎通》说:言行者,欲言为天行气之义也。为什么用“行”字?是用这五个字代表大自然气的运行、气的运动方式。五行就是指气的五种不同的运动方式。

东汉的大儒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里头说过一段话,我觉得他是深刻地明白阴阳和五行的道理的。他说:天地之气,合二为一,分为阴阳,列为四时,判为五行。天气和地气合二为一,我姑且把它理解成太阳光和热的辐射算天气,地球的自转这算地气,两个相结合,合二为一,这就分了阴阳,分了昼夜就分了阴阳。列为四时,随着地球绕太阳的距离的不断变化,地面上不同地方接受阳光的多少不同就变成了四季,列为四时。有了四时就有了五行,列为四时,判为五行。为什么用“行”字?“言行者,所行不同”。就是气的运动方式不同。接着我们要谈董仲舒怎么认识五行的相生相克,“比相生而间相胜也”,就是按照季节的次序相生、相养、相助,按照季节隔一个季节相克,相生相克。我觉得董仲舒对阴阳五行的理解符合中医原始的意思。

在《黄帝内经》中,“五行”又叫“五运”,“运”和“行”可以在《黄帝内经》里互换。《黄帝内经》有一篇文章说: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也就是说,阴阳和五行(即五运)都是化育大自然的根本的原因,化育大自然生命的根本原因。都是生命起源所必需的。有阴阳二气的运动,也必须有五行之气的运动和变化,这才能够化育生命,这就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五行的本义不是五种具体的材料,在五行中虽然用了木、火、土、金、水五个字,它讲的却是气的五种不同的运动方式。

第二个问题,五行归类的方法。同样用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中知人事的方法进行五行归类。仰观天象看什么?不是看太阳,是看星星。我们中国在地球的北半部,仰观天象我们就看到了北斗星,北斗星有七个星星,连起来像个勺子的样子,在这两个星星(注:勺子的与勺柄接连方向相对的两个星星,无法作图示例)连线延长线的五倍处就是北极星。我们看北斗七星的运动方式发现,当晚上看,比如说它指的某一个方向,到第二天黎明星星还没有隐没的时候,它的勺柄转移了,到第二天晚上它又回到原来的方向,这叫北斗七星的周日视运动。这是因为地球自转一周,我们看到北斗七星位置的变化。如果我们定下来,晚上九点钟在固定的地点用一个仪器观察,精确地记录它所指的方位,到第二天晚上定点定时来观察,看到北斗七星的勺柄的运动方式是不是回到原来的位置。结果发现,到第二天它往前挪了一度,第三天又往前挪了一度,等到360天之后回到了原来的位置,这就是北斗七星的周年视运动。

我们现在要讲的是北斗七星的周年视运动。傍晚仰观天象,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着东方的时候,“俯察地理”,地面上是春季;这个时候气候怎么样?“体察气候”,春风和暖;动物植物怎么样?看到种子生根发芽,树木的根须迅速地在春季向下伸展,树木的枝条和枝叶迅速地向上生长。而冬天在树洞、山洞中冬眠的狗熊被春风唤醒,钻出了山洞和树洞,伸伸懒腰,打个哈欠,它怎么觉得没有食欲呀,胃肠不蠕动啊,它就到丛林中寻找一种去年冬天留下来的具有轻度泻下作用的野果,(没人教它,也是本能),吃完之后大便通了。我们人类大便不通还得到药房找大夫,动物园的狗熊醒了之后就到森林里去找。大便通了,食欲旺盛了,开始了一年的新生活。狗熊在树洞里冬眠的时候它的姿势是什么呢?把身体抱成团儿,嘴对着肛门,就这样呆着,减少体表面积,减少体温的散失。还有在树洞、山洞中冬眠的蛇,也是把身体盘成团儿,为什么?减少体表面积,减少体温散失。春风唤醒了它,它把身体打开,爬出了山洞。所以古人根据所看到的动植物的生长状况,认为在春季自然界是一种展放的气的运动支配着一切生物的运动。

我过去在我家的后园种葡萄。到了春天,我怕葡萄没有多少养分,就把地挖开给它施肥,挖断了葡萄的根,它的根就流水儿。我看有些葡萄的枝是多余的,就剪掉它,剪断了葡萄的末梢,也流出水儿来。园林工人说:老师,你怎么春天施肥呀?怎么春天剪枝呀?我说春天不正是修剪树木的时候吗?他说,春天葡萄营养正向四周输送,你看那个根在“哭”呢吧?我说这就叫“哭”啊,我就知道流水。他说,你看这枝条也在哭吧!把大量的营养都给丢失了。我问什么时候剪枝,他答:深秋枝条干枯了,你剪它,它不哭;根的末梢也干枯了,你剪它,施肥碰断它也没事。这师傅这么一说,我突然想到了:这就是因为春季自然界的展放的气支配着葡萄的生命活动,所以营养向四周输送。中医的书上说:春季的气是上升的。这是错的,不是上升的,它是向四周输送,上升的气是火气。中医的书上有许多错误。这是一种展放的气,用什么字代表这种展放的气呢?用一个“木”字。“木”字在“五材”中是指的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树木,那是百姓可以用的。在“五行”中指的是气的展放运动。为什么用“木”字可以代表气的展放运动呢?因为树木的根须最喜欢向下伸展以吸收更多的水分和营养,树木的枝叶最喜欢向上向开地展以吸收更多的阳光和雨露,这就是树木的特性。这里就是利用树木的特性来代表气的展放运动,五行中的木就是这么来的。所以“东方生木”,怎么回事?才知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方的时候,春季来了,春季是展放运动为主,这就是“木气当列”。

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着南方的时候,地面上是夏天,气候是炎热的,植物的地面部分特别繁茂。园林工人告诉我,根就是在春天长,春天就把整个一年的根系的发达基本固定下来了,夏天呢,它就长地面部分,这给我的启发也很大。夏天里,植物的地面部分非常繁茂;而动物在夏天也非常活跃,垒窝的、交朋友的、搞对象的……非常活跃。大自然一派红红火火、欣欣向荣的景象。古人观察到这样的现象,认为在夏季是气的上升运动支配着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用什么样的字来代表这种上升的运动呢?当然用“火”,“火行炎上”,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我们在座的同学都可能做过饭,做饭的时候要把锅放到火苗的上面,就是利用火行炎上的道理,没有人把锅放到火苗的旁边靠热辐射来做饭。

在《西游记》里,唐僧师徒被妖魔抓住之后,捆在廊柱下。一个小妖就跟老妖说:师父,咱们把他们都蒸吃了吧。猪八戒皮糙肉厚,熟得比较慢,放在笼屉的最下层,离火近一点;唐僧皮肉嫩,熟得比较快,放到笼屉的最上层,让他离火远一点,这样咱们一锅全蒸熟了。孙悟空一听,就给猪八戒说:师弟,妖精是外行,他不懂得“火行炎上”的道理,笼屉里上面温度最高。你这个呆子呆的地方倒是不错,不行,我得救师父。孙悟空毕竟修炼了500年,又在五行山下考虑五行这个知识考虑了500年,所以懂得“火行炎上”的道理。那个小妖刚由小动物变成人形,他连小学都没有上过,刚学了几句人话,所以他不大懂得火行炎上的道理(众人笑)。

北斗七星的斗柄指着西方的时候,地面是秋天,气候凉爽、干燥,营养向主干内收,营养向种子内贮藏。我们过去唱一个大实话的歌叫做《秋后的兔子怕鸟枪》,秋后的兔子拼命地吃,脂肪向体内堆积,它想贮藏能量以备过冬,秋后的狗熊也是这样。古人观察到这样的自然界的动植物的变化,就认为在秋季是一种内收的气的运动支配着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用一个什么样的字来代表这种气的内收运动呢?金,金属的金,金属密度最大,它象征着收敛、密集,所以“金”在五材中指看得见摸得着的金属,在五行中是指气的内收运动。因为秋季整个自然界气都是内收,所以说秋季是“金气当列”。

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着北方的时候,地面上是冬季,冬季气候寒冷,万物深藏,所以是一种潜藏的下降的气的运动支配着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用一个什么样的字来代表这种气的运动特性呢?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

在最古老的时候只有四气,春季木气的展放,夏季火气的上升,是气的阳性;秋季金气的内收,冬季水气的潜降,是气的阴性。由阳转阴的时候就要有一个平稳的过渡,在中医里为这个平稳的过渡加了一个季节,叫“长夏”。这个时候,中国的北方阴雨绵绵、暑热未退、湿热很盛。这个季节最不好了,是在夏末秋初,人觉得不像春天那么舒展,不像夏天那么火热,不像秋天那么清爽,不像冬天那么寒冷。感觉不到这个气到底怎么回事,温温的,非常难受。实际上处于一种变化的状态:动物已经怀孕了,春天交了朋友,夏天热恋,已经在孕育胎儿;植物已经开花了,在孕育果实,在变化的过程中。气的运动呢是升和降相均衡,展放和内收相均衡,是相对的平稳状态,这种平稳不是不动,是升降相均衡,展放和内收相均衡。用个什么样的字来代表这种气的平稳运动呢?土。一大堆土放在那儿,你不动它,它是越来越塌实。所以土在五行中代表的是气的一种相对平稳的运动。五行和自然界的关系就是这样。

中医有一个很深刻的认识: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天有阴阳,人有脏腑;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地有江河,人有经络。它把整个人体都和大自然联系起来,所以,“在天为气”是指五种气的不同运动;“在地成形”,在人就化成了五脏系统。从这个角度来讲,五行是指气的运动,五材是指具体的物质,气的运动是形而上的,形而上的东西是道,道就是规律;五材是形而下的,是具体的物质,叫气。所以,形而上者谓之道,这是大的规律;形而下者谓之气,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行的中医教材,把形而上的具有大自然规律的五行学说描述成了形而下的摸得着看得见的具体的东西,真是把一个很好的东西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还和另外一种学说挂起来说是中国古代的朴素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真是降低了中医的水平,降低了我们老祖宗的这么高的“形而上者谓之道”的水平。

我在我们学校讲,也在国外讲,我每年都要到国外讲一次。过去所有在国外讲五行学说的老师都是按照教材上的讲,外国人都不懂,外国人不懂,中国人也不懂。等我一讲之后,这就收不住了,每年我必须来讲阴阳五行学说。这么讲,外国人能明白,他就觉着你中医是真有东西,“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得来的东西是大自然的规律。好了,关于五行的归类的方法,我们在这里用“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的方法来归类,那么落实到人,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在人为五脏。

下面我们谈谈五行的生克。“生”是相养相助的意思,“克”是相制约的意思。尽管《黄帝内经》在解释五行生克的时候提到过“木得金而缺”,说金属做的斧头可以砍木头,“火得水而灭”,用形而下的这个水平来解释。实际上,五行的生克是从气的角度来讲的,以气言而不是以质言。

“以气言”,什么叫相生呢?我们刚才引了董仲舒《春秋·繁露》的话:比相生,就是按照季节的次序相生。中国传统文化的方位图,(传统上我们中国人习惯背北面南,左东右西来画这个图)木生火,火生土,(土在中央),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就是五行的相生,这个图平衡吗?不平衡。相生就是相养相助。大家琢磨琢磨我们放热气球的时候,这个气球怎么能升空?先在热气球下点火,点火的过程中使这个气球内的空气密度降低了,气球就膨胀起来了,这就叫气的展放过程;气球膨胀到一定程度以后开始升空,这个过程就是木生火的过程;气球到高空内外压力平衡的时候,热气球在空中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上升转为平稳的漂移,这正是我们测量高空的气向、气温、风力的时候,上升转为平稳漂移就是火生土的过程;漂移到一定程度,热气球内的温度开始下降,气球开始变小,这时就是土生金的过程;热气球小到一定程度自然就要回落,这就是金生水的过程;气球回落地面以后,经过检修,为第二次放飞再提供前提条件,这就是水生木的过程。实际上,自然界气的运动就像我们放热气球一样。春季为夏季的到来提供了前提,夏季为长夏的到来提供了前提,只有秋季气内收得好,冬季才可能潜藏,如果秋季气不能内收,气候仍然那么热,植物仍然疯长。你看葡萄就是这样,如果秋季气收的不好,到了冬天葡萄枝的木质化程度就低,枝条的营养储存就不够,到冬天就冻死了。所以这叫五行的相生。

什么叫相克呢?光有相生这个图并不平衡。相克是按照季节相间的次序,隔一个季节克一个,春季的木气隔过夏季的火气直接克土,木克土气,土气太平稳了,容易越来越实,所以用木气来舒展它;火气隔过土气来克金气,金气内收地太快,热气球要迅速地下降,我们还没来得及测量气候的时候气球就要下降,我们把给它再加加热,所以火气制约金气;土气隔过金气制约水气;金气隔过水气制约木气;水气隔过木气制约火气。

大家看看,光有相生,这个图不平衡,光有相克(这个黄线组成的图)更不平衡,只有有生有克这个图才是一个非常平衡的图。有相生就不至于造成某种气的运动不足,木气能够生火气,火气就会很旺盛;有相克就不至于造成某种气太过,木气展放太过,春天长得太快营养消耗得过多这是不行的,到了夏天就没劲儿长了,所以要受内收之气的制约。气球在升高空的过程中展放的过程中它受着什么制约呀?受着气球壁的弹性的制约,不能胀得太大,胀得太大就爆了。所以气球中的热气在展放过程中受着热气球的球壁的内收的力量的制约,热气球上升过程中不能无限上升,它受着底下的吊篮和热气球本身球壁的重量的制约。所以五行之中有相生就不至于造成某种气的不足,有相克就不至于造成某种气的太过,“生克制化”就保证了一年之中气的运动的稳定状态。这样年复一年,经过几十亿年的因蕴演化化育了万紫千红的生命世界,所有的生命无不被打上五行的烙印。

五行的烙印在哪儿?你看我们这个木质的桌子有年轮。年轮就是五行打上的烙印呀:春季,气开始展放,细胞开始增大;夏季,气开始上升,细胞长得最大;秋季,气开始内收,细胞变小;冬季,气开始潜藏,细胞不长了,形成一圈年轮。马牛羊的牙齿上有年轮,南极洲的冰层上有年轮,大鱼的鳞片上有年轮,(你说我吃的鱼怎么没有啊?它不到一岁),乌龟的背壳上有年轮。我们五洲大酒店刚落成的时候,有一个台湾人在一楼开了个饭店,听说那个地方有澳大利亚空运过来的大龙虾,我就到那儿吃饭去。一进门看到一个大缸子里养着一个非常大的乌龟,我就看它。服务员过来说:先生,这个乌龟一千岁了。她要是不说我还不注意它,她这么一说,我就想一千岁的话,从宋朝就有它了,可了不得!我就仔细数它的年轮。数了数,比我年龄是大一点,也就是七八十岁吧,我六十岁,比我大一点,那也是老大哥了。我就对服务员说:它一千岁倒没有,它不到一百岁,比我大一点。她让我说它多少岁,我说它七八十岁。我问:谁告诉你说它一千岁的?她说:我们老板。问:为什么要让你说一千岁呢?答:我们这儿有千岁的乌龟,来我们这儿看乌龟的人就多了,来了要吃饭。所以他们是做一个招牌。我说我告诉你这个乌龟怎么看年龄。我告诉她乌龟背壳上不仅有年轮还有季轮,不要把季轮当成年轮。春季那个轮稍稍宽一点,夏季最宽,秋季开始变小,那个轮就是一条痕迹。我在新加坡的时候,新加坡养乌龟的人特别多,我一到他们的家,我说你这个乌龟两岁半了,到另一家,说那个乌龟两岁零几个月了。他们问我怎么知道?我告诉他们怎么看它的年轮。这就是大自然的造化,就是五行给生命打上的烙印。

孙悟空修炼了那么多年,他一心想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意思是不受大自然的支配,修得永生不灭的真身。如来佛怎么教育他的?先用手把他抓住,孙悟空一炼“??跟斗云”(注:没有听懂)跳到了五根清法,红柱子撑着一股白云,他以为到了天边儿了,撒了一泡尿,写了个“孙悟空到此一游”回来了。如来佛伸开手掌,他一看大吃一惊,仔细闻闻还有自己的尿臊味儿。为什么用手抓住,告诉他:你是大自然界的生灵,你是人类也好,是石头变化的也好,都要受大自然的支配。人为什么长五个手指头,这就是五行的烙印,一个脑袋和四肢也是五行,这都是五行的烙印。自然界的植物五荚科的植物的叶子都是分五叶的。人参是五荚,是补养人体的。你要问为什么,去问大自然吧,这就是大自然的造化。孙悟空还不明白如来佛把他扣到了什么山下,五行山下!我们中国那么多大山,怎么不把它扣在黄山、泰山、阿里山、恒山……要扣在五行山下?(五行山在哪儿我们不知道)那就是告诉他,你既然是大自然的生命就要受大自然的支配,就要受五行的制约。所以写《西游记》的人非常懂得中国古代文化,非常懂得道教、佛教和中医文化。这就是我们所讲的五行给自然界的所有的生命都打上了烙印。同样,我们人体毫不例外,为什么分为五脏系统,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能详细讲了。

那我们怎么利用五行来调控我们的健康状况?这是五行在中医界的应用,这是非常非常广泛的,也是从生理到病理,从诊断到治疗都用到了。我在这里简单谈一个色彩疗法。五行分别配的是青、赤、黄、白、黑,颜色是什么?是这个物体发出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我们视觉器官中的反应,电磁波就是一种波动,对人体的气有一定的影响。红色利于气的上升,青色利于起的展放,白色利于气的内收,黑色利于气的潜降。我有一次给医学界的朋友讲完之后,一个精神病院的医生不怎么信。他是精神病院的精神病区的一个主管医生,他回去以后,等病人出去放风的时候,就让手下在几个躁狂症的病人的房间贴上红纸。等病人回来一看到房间的变化,愣住了。过了没有多长时间,所有的病人全狂躁起来了。然后就打镇静药,结果用了比平常剂量的多一倍这些人才睡着。后来,他赶快把红纸都撤了。因为这件事情他还受了院长的批评。后来他跟我说,真是红色会令人兴奋。

中国古代的洞房为什么布置成红色?中国古代的男女之间是靠媒人介绍的,许多人在新婚之夜之前就没见过面。少男少女没有见过面就让他们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他们兴奋不起来,羞怯和不知道对方是什么人的胆怯还有,所以用红色让他们兴奋起来。西方为什么要穿白色婚纱,他们早就兴奋过头了。所以在结婚那天要穿上长长的婚纱,把白的面积扩大,让她把气收下来,好好想想:我是不是真要嫁给他。而且还专门找个人问她:你真的爱他吗?一般人看红色是节庆气,白色是纯洁。我从中医角度不这么看,那就是特别让她冷静地考虑考虑。你们过去随便玩没有关系,怎么兴奋都没有关系,现在要一辈子跟着他,能不能同舟共济、白头偕老?专门找个人来问她。所以这个时候能穿红的吗?不能穿红的。我们中国现在也改革开放了,现在都穿成白色的了,要考虑是否真的要嫁给他。

我还说另一件事情,文化革命开始的时候,满街都是红卫兵的服装,是绿,绿象征着气的开放,“大鸣大放”开始了吧。放的结果就是气的上升,看人狂到什么程度,满街的红海洋,都是用红漆刷上毛主席的语录,这一片红海洋,你说人们还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吗?那么多的文物,连十三陵里头的皇帝的楠木棺材、北京的保存了几百年的神木,那个木头大到什么程度:从这边到那边儿,两个高个子的人对面看不到对面,那是北京神木厂的神木,都给破坏掉了,现在要找皇帝的棺材,那十三陵的棺材早扔到山沟里去了。这种气的运动那不就是上升太过了吗?什么时候才能静下来?我那时想,只有遇到白色、黑色的时候。

我有一次到一个朋友家,一进去我非常吃惊,他家布置地像皇宫一样,从门到地板,从窗帘到所有的装饰物全是黄色系列的。过了一会儿,这个嫂夫人端着果盘儿从厨房出来了。整个一身儿,上面米黄色的上衣,下边杏黄色的裙子,穿着个拖鞋还是黄色的。我第一句话就说:嫂夫人,你可能消化系统有些问题吧?她就愣住了,瞪大眼睛说:你第一次见我,你怎么知道我消化系统有问题?我说:你先给我说说你怎么回事吧。(她人也比较瘦)说:不瞒您说,我多年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疡,还有胃下垂。这都是消化系统的问题。我说:你家布置成皇宫,你是本能地以黄色补你的脾胃,我就知道你的脾胃不好。当然,我们现在大多数人对颜色并不敏感,只有对颜色特别敏感的人的本能就喜欢这种颜色,提示他(她)的健康在这方面有些失调。这样的例子我就不多举了。这种色彩疗法有没有效呢?你的卧室里不要布置成红色,你要想睡觉啊,使气内收呀,所以在卧室里不宜用红色。用黑色也不太好,弄成冷色不要弄成暖色就好。

我们再简单谈一下五音,五音和五行相对的是:角、徵、宫、商、羽。我们的世界不能没有声音,声音的世界也不能没有音乐。如果把一个人关在一点声音都没有的地方,过不了多久,他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听到了自己的胃肠蠕动,掉一根针就像打雷一样,会精神发狂的。所以我们的世界不能没有声音,声音世界不能没有音乐。角、徵、宫、商、羽是中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五个阶音的唱名,如果和我们现代简谱相对应的话,相当于mi so do re la。在音乐界读的次序是宫、商、角、徵、羽,即do re mi so la,我们在这儿按五行的次序读mi so do re la。单独的一个音,特别是这五个音,没有固定的音准,弹钢琴时会说中央CC调的do,它有固定的音准,而中国古代的五声音阶,只是讲它们之间的音程关系,而不讲具体的音高。而且单独的音也不能用来作音准。几十年前我就和音乐家们合作搞五声音乐,以mi为主音的在配器、旋律、情感、节奏上强调气的舒展,这就叫角调声音;以re为主音的旋律上、表达的情感上要微带哀伤、委婉,气内收。哀乐就是re调音乐,以re为主音,节奏和缓,一听这个音乐在什么地方听到过?八宝山。你在这个地方听这个商调的音乐,就是使你的气内收,使情绪稳定下来。所以当人兴奋不已的时候,为了使他能够安静下来,给他稍稍放一点商调的音乐。我举的例子是这样,商调的音乐并不全是哀乐。十几年前,我把音乐做完了之后,找一个作曲家作了曲并在中央音乐学院(我在中央音乐学院开选修课)请他们的小乐队演奏完了之后,我们做了五盘带子。拿回家给我的太太听(我做这项工作没有和她说),我先给她放角调声,她乐感很好,说:哎呀,这是春天来了,小苗破土而出,树上的小叶从芽苞里逐渐地绽放。她把我音乐的意境描述得很清楚。之后,我就换商调音乐,大锣一敲,金属的声音。然后就开始以re为主音,没有放了几个音节,她说:什么东西,你给我关了它,我开始胸闷了。音乐是什么?音乐是乐器所发出的声波通过空气的震荡给人体的一种影响,它也同样会影响我们人的气的运动。

日本先锋音响公司对三个蔬菜大棚做试验,一个放disco(迪斯科)摇滚乐,一个大棚不放音乐,另外一个大棚放古典音乐。为了试验结果有可比性,音量上也一样。结果在收获的时候算总产量发现,放disco摇滚音乐的比不放音乐的产量降低了10%,放古典音乐大鹏产量比不放音乐的增产了15%。西红柿有耳朵吗?没有。西红柿在音乐声波的震荡中,古典音乐是补的,disco摇滚约是泄的。所以听disco摇滚乐的西红柿的能量得到了宣泄,所以没有增产;而听轻松、和缓的古典音乐的西红柿音乐声波对它的细胞进行了按摩,舒适地增长,产量增高了。

年轻人为什么喜欢到disco舞厅去跳舞,因为他学习压力不够,能量有余,没地儿发泄,所以靠这种音乐来发泄发泄。我们老年人、中年人发泄不了了,真气虚了,只能在家听一点儿轻松柔和的音乐,到了歌舞厅一会儿回来就累得不得了,不能再泄了。

有一个大学,女生特别多,到南园(注:不知道是不是这两个字——苑)机场劳动,这还是文革刚结束的时候。南园机场有一部分战士,都是男的了,他们看到这么多女生,因为他们那个地方很少看到女生,就强烈要求和这个学校的女生做联欢,跳交谊舞。没地儿跳,没舞厅啊,突然想到一个废弃的库房,原来是粮仓,现在不战备了,粮食都搬走了。这个粮仓过去老鼠特别特别多。用鼠药,只要毒死几个老鼠,别的老鼠全长本事,谁也不再吃了;用鼠夹,只要鼠夹夹过一次老鼠,这个鼠夹再放到那儿,不管放什么样的诱饵,老鼠不再上钩。粮食虽然搬走了,但是老鼠洞里早就储藏的战备的粮食,不知道够多少年吃的了。仓库里仍然有那么大的老鼠,那个解放军的连长告诉我,最大的老鼠有一公斤,你想这个老鼠了得吗?抓进几只猫,被那个大老鼠追的吱吱嗷嗷地跑。突然想到这个废弃的仓库,水泥的地板做的很平滑很结实,就在这个仓库里跳了一宿disco,从此老鼠绝迹,连老鼠都怕disco!这都是音乐的声波对人、动物、植物的气的运动的干扰的表现。

阴阳五行学说是架通人和自然关系的桥梁和纽带。我们刚才不是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角度来谈人和自然的关系吗?最后我们回归到主题,:中医是从阴阳和五行的角度来谈人和自然的关系,来沟通人和大自然所化育的同胞兄妹之间的关系。

 

附:全文大纲

1中医怎样看待人与自然

2中医的阴阳学说

2.1阴阳本义

2.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2.1对立统一原理

2.2.2消长进退和制约平衡

2.2.3互根互化

2.2.4无限可分

2.3阴阳学说的应用

3中医的五行学说

3.1五行本义

3.2五行归类的方法

3.3五行生克

3.4五行的应用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