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涵有约,与一耽有约

穆西涵师兄面对面坐着的时候,穆师兄居然显得略有些紧张。一个经验丰富的博士生,一位学堂的老义工,一名优秀的社会工作者,居然也有紧张的时候,这让我对他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穆师兄给人的印象很稳重,很谦逊,让人马上联想到了学堂的宗旨:做事为先,静默为主。与我以往采访的对象相比,穆师兄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并不太合作的被采访人。在我的步步逼问下,穆师兄才跟我讲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一些古书上的故事,一些他的故事,一耽的故事。

 

讲孔子,讲子贡,讲孟子……穆师兄用白话文讲述着这些一直让我头疼不已的文言故事,反复强调着古老文化的重要性。这让我突然觉得,莫非穆师兄是我们中文系的?如此博学,如此儒雅,怎么看都像是专门从事古文研究的学者嘛!

 

交谈中,我才知道,穆师兄负责过晨读,做过社区教学、参访等活动。拥有如此丰富的工作经验的穆师兄却一再说,过去的自己思想是多么肤浅,对父母是多么不理解,而他的转变则来自一耽学堂的工作。处在这样一个绝对公益的组织里,接受着传统文化的不断熏陶,他开始重新认识自己,对自己、对父母学会了多宽容,对生命的体验更加深刻。

 

换了一种环境才发现,老环境对自己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比如孝敬。父母爱我,我也爱他们。但是原来总是免不了要跟他们顶嘴,认为他们说得做得不对。参加一耽学堂的活动后,总是很明显地感受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想法也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了。所以,对父母宽容了很多,也开始用心去理解他们了。

 

提到所教的小孩子们,穆师兄的脸上露出了神秘的笑容,手势也多了起来,多少有了些孩子王的架势。穆师兄非常坦诚地表示,他曾经确实对那些无法无天的小家伙们发过脾气,但是现在的他只想说,不要总认为孩子们吵,你有一片真诚的心,真心地去付出,孩子们才会认同你、接受你用心地付出,小孩是能够感受到的。听到这,我不禁想:这就是一个优秀义工!

 

学堂义工的生活让穆师兄感受最大的是快乐,这种快乐不是来自于结果,而来自于耕耘的过程。毕竟,人生的价值在于给予,而不是索取嘛!偏腿骑上自行车,穆师兄瘦削的身影逐渐消失在夜幕中,他最后说的那句话却一直回荡在我耳中。作为一名新义工,我想,从穆师兄那,我知道了另一种让自己快乐的方式。

 

 

                                   唐丽

                  师大 中文系

©2008 一耽学堂 电话:010-62758604
电子邮箱:yidanxuetang@aliyun.com,yidanxuetang@163.com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承泽园17号平房,邮编:10087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54号 京ICP备12029816号-1